中秋連假的第二天,
終於要回去心心念念的白沙屯給陳老北上香。
早晨出門的時候還烏雲籠罩,
所幸回到了白沙屯又見晴空萬里,
野馬給老北帶了愛吃的豆乾跟幾瓶BEER,
吹著徐徐海風,在山坡上的墓園挑望海景,
跟老北講了些內心的悄悄話。
時隔半年多再次回到家鄉,
竟巧遇白沙屯拱天宮160週年宮慶大熱鬧,
因為周邊擴大交管及連假的人流車流令人望之卻步,
我們決定效法大禹老SIR過家門而不入,
車子直直駛過去,來去通宵覓食。
野馬雖然身為苗栗海口人,
白沙屯與通霄也不過短短十來公里的距離,
不過小時候阿公僅有的交通工具就是那輛古董三輪車,
沒甚麼機會踏出白沙屯小鎮,
當然對通霄鎮的印象也相對模糊,
不過沒關係,顧狗好朋友會讓我們暢行無阻。
沿著通宵美食地圖的軌跡,
第一站我們直奔廟口阿嬤臭豆腐,
這讓身為臭豆腐控的野馬樂不思蜀,
廟口阿嬤臭豆腐也是地方非常高人氣的美食推薦。
中午開業才沒多久,一批批的客人就蜂擁而上,
而且牆上也掛滿了許多學生考滿分的照片,
阿嬤鼓勵學生愛念書,
只要考100分阿嬤就會招待好棒棒的孩子。
炸到内酥外嫩的臭豆腐果然名不虛傳,
由於店家三代相傳遵循古法,
以青草和蔬菜天然泡製的素食臭豆腐,
雖然少了點濃烈的臭豆腐味,
不過吃起來清爽許多,而且完全沒有油耗味,
臭豆腐搭配上自製的泡菜及酸菜,
味覺上偏酸算是挺標準的台式口味,
整體上野馬是覺得蠻值得一試。
步行經過通霄慈惠宮,
既然都來了怎麼能直接走過路過?
來去給媽祖婆請安。
市場周邊賣煎包的店家還真不少,
幫糟老頭買了兩顆賴家的招牌煎包,
皮薄餡多價格可愛。
星期六的正中午街道上人流車流不多,
感受到最原始最樸實的鄉鎮風貌。
嗑完了臭豆腐後五分飽,
附近逛了一圈發現這間仁愛米糕麵店,
隨便來去吃點甚麼都好,想找地方坐坐才是真的。
野馬點的湯粄條一上桌,濃郁的油蔥香撲鼻,
是會讓人再三回味的家鄉傳統古早味,
雖然是初次造訪,但是口味上卻相當熟悉。
點了一碗扁食湯,扁食給了不少顆,
而且扁食內餡沒有甚麼豬腥味,糟老頭有喜歡。
不過最讓我們秒圈粉的就是這碗粉腸湯,
粉腸很新鮮處理的很乾淨,
清爽的湯頭有淡淡的酒香再加上薑絲和九層塔襯托,
完全就只能用『讚不絕口』四字來形容,
而且不論湯粄條、扁食湯還是粉腸湯,
一碗都只要40元銅板價。
沒看到特別想吃的小菜,
不然沾上中部神醬東泉辣椒醬應該很夠味。
吃完鹹的就想來點甜的,
突然覺得這時候如果能來碗豆花或是剉冰就更完美了。
可惜了不是準備休息了就是休息中,
也不太曉得這邊的型態或許是早市特別早打烊吧!?
因為這天晚上還有烤肉趴,
所以我們也沒有在苗栗停留太久,
當然主要也是要回鄉下給陳老北上個香,
沒料到竟意外地插旗了通宵在地美食,
也算是很難得的收穫